瀘州“劉黃粑”創(chuàng)始人去世 手藝由在新加坡的孫媳傳承
發(fā)布時間:2014-12-15 14:24:15 來源:瀘州新聞網(wǎng) 瀏覽次數(shù):0
劉根培與他的白糖黃粑
11 日凌晨,瀘州“劉黃粑”創(chuàng)始人——85歲的劉根培先生因病去世。做了30多年黃粑生意的他,在瀘州首先興起了“白糖黃粑”的風潮。雖然生意好,但“劉黃粑”的店在瀘州卻只有 3 家。而今,劉根培的幾個兒子女兒謹記老人生前的教誨,繼續(xù)著他留下的生意。
隨著年齡漸長,“劉黃粑”手藝亟需下一代傳人,劉根培兒媳婦告訴記者,她要將手藝傳給自己在新加坡的兒媳,而她的兒媳也將放棄在新加坡月薪上萬的工作,回來接手這項技藝。
人生轉型
棄戎從商 曾參加過上甘嶺戰(zhàn)役
“我們家的手藝是從曾祖那輩傳下來的,到父親那里是第三代了。”劉根培的兒媳徐興羽告訴記者,雖然家中有手藝,但父親并不是一開始就在做黃粑。當父親還只有十幾歲的時候就參了軍,還曾參加過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嶺戰(zhàn)役。“后來還在石家莊的一所軍校上學,可是沒有念完就被家里叫回來了。”
回到瀘州后的劉根培開始了上班的日子,可惜好景不長,到80年代初,單位倒閉,劉根培也因此失業(yè)。“后來他想到家里還有做黃粑的祖?zhèn)髅胤,于是就做起了黃粑。”徐興羽說,自打父親開始做黃粑起,全家人便開始圍著黃粑轉。和漿、發(fā)漿、捆繩,每一個流程都只讓家人參與其中。那時候的她剛到劉家,于是也加入了“黃粑軍團”的行列中。
工藝創(chuàng)新
堅持手工 自創(chuàng)白糖和桂花味黃粑
每天凌晨3點,劉根培和妻子、三個兒子、一個女兒及兒媳便起床開始忙碌,一直到晚上7點才能收工。“父親對黃粑的要求非常高。”劉根培的大女兒劉玉蓮說,無論是原料還是蒸法上,父親都頗有講究,并全部要求手工制作。“父親看了不合格的黃粑,寧愿讓我們倒掉,也不準我們拿去賣。”
“父親的細致也得到了好的回報,曾經有一年過年的時候,來我們店里買黃粑的人排到了一公里外。”徐興羽接著說,漸漸地,“劉黃粑”的名聲漸起,規(guī)模也做大,目前在瀘州已經有了3家店,但不管規(guī)模再大,劉根培都不要兒女們開工廠,只能用手工制作。
為了滿足年輕人的口味,“劉黃粑”也開始創(chuàng)新玩花樣,并嘗試將黃粑做出不同的口味。“一些年輕人不喜歡紅糖的顏色,于是我們就嘗試做白糖黃粑。”于是從1989年開始,白糖黃粑成為了新品種試水。他們小規(guī)模地做了一部分,經過3年的時間,白糖黃粑已經相當成熟,他們趁機大規(guī)模地推出白糖黃粑,賣得也是一路叫好。
現(xiàn)在每逢春節(jié),他們還將頭年秋天采集并腌漬好的桂花餡兒取出,用來制作桂花黃粑。
技藝傳承
新加坡留學孫媳將接棒
如今,劉根培老人已經去世,幾個兒女雖然繼承了父親的衣缽,但隨著年齡漸長,“劉黃粑”第五代傳人也急需出現(xiàn)。當年,父親把手藝傳給了兒媳。為此,徐興羽也期盼著兒子能找到合適的人,讓她放心把劉家的手藝交給她。
“我們兒子,找媳婦從二十多歲一直找到了三十歲,就是想找一個能夠繼承我們家族手藝的媳婦。”徐興羽說,兒子欲打算明年結婚,未婚妻是新加坡留學生,畢業(yè)后留在新加坡上班,月薪一萬多。“婚后她將辭掉新加坡的工作,回到瀘州學習老一輩的黃粑手藝,成為下一代的劉黃粑接班人。”
記者 肖婷 實習生 徐慶(家屬供圖)